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善用香港各博物館

康文署轄下所有博物館將於2016年1月免費開放。在免費開放期間,市民無須憑票入場,只須即場排隊輪候。免費開放的博物館包括:

1. 香港歷史博物館
2. 香港文化博物館 
3. 香港科學館
4. 孫中山紀念館 
5. 香港海防博物館 
6. 茶具文物館 
7. 香港鐵路博物館 
8. 三棟屋博物館
9. 上窰民俗文物館 
10. 羅屋民俗館
11. 李鄭屋漢墓博物館 
12.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
13. 油街實現
14. 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15. 香港電影資料館 
16. 香港文物探知館 
17. 屏山鄧族文物館

2015年11月29日 星期日

祥嫂不留遺產,給子女

祥嫂不留遺產,給子女?為什麼不留遺產呢?父親新馬師曾事業成功,但在世其間因為工作忙碌,沒有和祥嫂管教好子女,令到作為媽媽的祥

嫂,忍痛也不將遺產留仔女,這點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今日香港無論屋住,教育TSA的制度下,香港的父母家長都叫苦連天,難度家長的不工作只照顧孩子嗎?這是不可能的,我們應該在教養孩童和賺錢工作上取得平均,不能只尊故揾錢,而把教養孩童放在一邊!箴22:6﹕『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已故粵劇名伶鄧永祥(新馬師曾)的遺孀祥嫂,昨日在家中會見傳媒,逐點反擊子女們早前否認逼她簽署遺產稅法律文件之事。她表示有閉路電視可證明子女何時到過其大宅。她踢爆子女們需要繳交逾2千萬元的遺產稅,原本已確認分期攤還給稅局,如今卻停供。

  祥嫂又指鄧兆尊有三個女友。談到兆尊叫她不要「亂食嘢」?祥嫂澄清沒有食過毒品甚至安眠藥。追問是否有男密友?她說:「這些可拿來食嗎?我一夫到尾,守身如玉,一剎那歡愉不代表甚麼。(遺產是否不留給子女?)今天來說,一定不會。(已立下遺囑嗎?)佢哋搞搞震唔畀我安樂,一定做,尤其我祥嫂那麼精靈。」

  祥嫂最後告誡大家:「如要生兒育女定要好好管教,不要像我與祥哥只顧工作疏於管教子女。」文:鍾舜英 圖:甄朝健

  ■祥嫂在家中見傳媒,大數子女的不是。

  娛樂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

我的愛,不如孩子多

分享下,轉寄

~我的愛不如孩子多~

1)我心情唔好既時候,我會對她發脾氣,甚至會避開她。而她心情唔好既時候,我卻阻止她發脾氣,我會批評她,而她從不討厭我,還要想方設法討好我。

2)當我很累的時候,想自己一個人待著,不允許她來打擾我,甚至會鬧她。而當她累的時候,我卻希望她不喊苦不喊累,而她即使不情願,也會盡力去做。

3)我會對她指手畫腳,她做不到就大聲喝她,說她的不是,而她不但不敢對我作任何辯駁,
還會剋製自己的恐懼來討好我。

4)我會用氹騙、恐嚇的手段來讓她做一些事情,
而她依然對我絕對信任。

5)多少次對她說:「我唔理你了。」
而她的心從沒離開過你,連視線也沒脫離過。
多少次你把她推開,而她依然抱著你的大腿大喊。

孩子更愛我們,是我們不懂得珍惜這份愛,是我們在慢慢地把孩子從我們身邊推開。

當你要對孩子生氣的時候,請你想想,
或許,我們的愛,真的不如孩子多。

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男生落後起跑線

男孩落後起跑線

1998年,有家長不滿女兒的升中派位結果,比同校成績遜色於她的男生還要差,於是向平等機會委員會投訴。經調查後,發現自1978年開始的中學學位分配,向來採取男女分隊,惟此舉一直不為人知,於是引起軒然大波,結果被裁定違反性別歧視條例。最後教統局於2002年改用男女合併派位模式。新政策推行迄今12載,對社會造成的骨牌效應愈來愈多,最明顯的有兩方面:

1. 除了組別一(甚至組別二)的中學男女嚴重失衡,各大學亦有充分數據顯示,女生比例已遠超男生,愈吃香的科目(醫科、法律),情况愈嚴重,這現象不但影響學校硬件配套的裝置(包括洗手間及宿舍),更對科目設定及教學效果帶來連鎖效應。

2. 目前許多專業仍然是男性位居要職,但情况已慢慢出現變化。新生代的草莓特性固然讓大小企業怨聲載道:招聘員工困難重重,而較像樣的男性應徵者更沒多少個。這現象對行業組成的結構帶來衝擊——優秀的女生大獲全勝,可她們結婚生育後,又多會要求改為部分時間工作。有企業老闆透露,試過一個崗位由3個女職員分擔,雖是百般莫奈何,卻沒有更佳選擇。

 小學生態的偏差

事實上,男孩和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步調不同,小女孩的成熟進程平均較男孩快,大部分在小學四、五年級已會自我控制,遵守校規,上課安靜,而男生定性較遲,很難安坐,容易招來老師責備。置身女孩旁,男生自我形象偏低。另外,女孩精語言,男孩強數理,兩種性別各有強弱。然而,派位制度只是其中一個外加的限制,我們不能因噎廢食,無底線地同情男生;難道男生在早段稍有落後,就不再努力麼?斷乎不是。可教育永遠不是方便麵,要平衡社會整體的需要、要教好男生,就必須正視他們落後的原因,在各方面作出調整,還他們一個公道。

問題構成始於根柢,我相信要留意目前小學層面幾個偏差了的教育生態:

1. 小學教師以女性居多,男孩需要學效的男性典模不足。天性使然,熱中科普的女教師寥寥無幾。大勢所趨,目前3科常識科(社、科、健)已經合而為一,當中的科學成分愈來愈少,甚至有學校刪減常識科的實驗環節,要學生死記硬背那些艱澀的英詞串法,變相側重於語文學習。

2. 男孩對語言的掌握和運用能力早已落後女生,連他們較有勝算的數理科技也給縮減扼殺,缺損一個足以讓他們展示能力的平台,難怪大部分小男生都不安於(教)室。教統局課程道明中、英、數、常皆為核心,可在許多學校裏面,後兩者所佔份額都相對地低,男孩被架上這條不利他們的軌道,潛質活活給埋掉,他們怎會覺得學習有趣呢?

3. 男生體內的雄性激素是女生7倍,生理因素讓他們的細胞時刻蠢蠢欲動,可是老師教務沉重,管教自然講求效率,往往因此忽略男孩的特性,掛在嘴邊的是不假思索的「別動」、「閉嘴」。如果我們不刻意去營造健康的渠道,男孩又如何釋放他們壓抑的動能?

4. 慢熟的男孩屁股對抗地心吸力,整天奔跑跳碰,班長、行長、風紀、學校代表等神聖職務自然甚少落到他們頭上。教師恨鐵不成鋼,有時或會衝口而出:「看,你們男生多不爭氣!」早熟的女孩也會嘴巴不饒人:「好低能喲。」這些話兒潛藏的標籤日積月累,男孩自信就會一點一滴被磨蝕。

既然已有足夠研究揭示男孩的學習意識形態殊異,我們為何仍硬要他們跟女生一起走相同的軌道?既然已有客觀實證顯示人有個別差異,為何我們仍要抹平他們的特質,蓋上一樣的模子?所以,我奉勸家長千萬別要把男孩女生典型化;文靜的男生沒什麼問題,好動的女孩亦正常得很。教養或教育的最大危機是把孩子典型化,而忽略個別差異;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比性別的差異來得更大。父母也好,教師也好,都要尊重每個孩子的特性,因材、順性而教,這才算得上是教育。

如何拆解困局

 1. 政府可以怎麼做?

政策教育政策影響深遠,推行之後,果效如何?有客觀而深入的調查嗎?過去10多年來,教育局先後推出男女統一派位、目標為本、語文微調、一條龍等,都是重大議題,對社會(尤其家長)造成不少震盪,政府絕對有責任要認真檢視每一項新政策帶來的具體後果,然後公開回應及調整,讓公眾掌握真實現况,絕對不能不了了之。當然,教育同工(包括校長及教師)亦要好好運用前線的教學平台,發揮自己的專業,認真驗證各政策,看看它對孩子是否真有裨益,然後向政府反饋,而並非單向盲從。

 2. 學校可以怎麼做?

政策改動說易行難,有些事卻可先從校本入手。

a. 男孩需要成年男性楷模,招聘教師時要注意團隊的兩性平衡。

b. 從男孩角度出發,用心去經營校舍環境、課程及活動。學校是孩子每天生活的地方,全日制課程更要充分利用學校的環境,讓孩子不會光有頭腦知識的輸入。哪管校舍大小,其實都可重新考量:如何全面利用校舍每個角落,提供豐富多樣的環境刺激,設計出不同的活動和遊戲,容讓孩子自由奔跑走動。學校或會擔心發生意外,但總不成為此褫奪學生學習生活、學習成長的寶貴機會。

c. 認真看待常識科。那是一個專科,其課程目標並不在認字識字,必須有足夠的相關知識輸入,輔以相應的實驗操作。男孩熱愛挑戰,只要老師拋出有深度的問題,他們就會主動地尋根究柢,學習態度也會變得截然不同。孩子掌握到真知識,自然會喜歡學習、喜歡上學。事實上,其中科學教育部分,由男教師執教的確相對優秀。

d. 加強男孩的閱讀。閱讀,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且一生受用。要提升男孩的語文能力,就讓他們愛上閱讀吧。不過,男孩喜愛的書籍畢竟與女生有點不同,他們喜歡的內容可能是要有更多動作情節、知識性更強的那種,而有關運動、恐龍、星球大戰及與科學科技的主題,就更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

e. 相比女孩子,男孩需要發泄更多的體能,沒有足夠的體育課時,他們較難安靜坐下。况且,男孩友誼多在運動團隊中發展出來,通過這個學科,學生除了壯健體魄外,性情也在不覺間陶造。

 3. 家長可以怎麼做?

a. 孩子成長的重要基地始終是他們的家庭,家長才是他們人生最重要的教師,並且是終身的教師。

b. 男女大不同。父母雙方都要更深入地了解兩性的分別,才能在教養上好好配搭。簡單來說,母親心思細膩,在照顧孩子從嬰兒到幼兒期中擔當非常重要的角色。而父親更要在親子教養中走前一步,做孩子的重要楷模,鼓勵孩子獨立,負責任和擁抱挑戰,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c. 學校的家長教育不妨在這方面多點着墨,例如舉辦爸爸講座、父子營、邀請更多爸爸參與學校活動和擔任義工,讓父親獲得更具體的啟發。

今天資訊發達,孩子知道的不比我們少。無論是老師或家長,在教學或教養進程中,都不該作單向輸入,而是要跟孩子互動,啟發(inspire)及協助(facilitate)他們思考。孩子(特別是男生)只是不懂得把問題講得清楚、準確,「備課必先備人」,當成人樂意放下身段,進到小孩中間,從更多的生活面向中接觸他們,對他們有新的認識和體會,自能抓對更適切的課程或教養模式。

作者是英華小學校長

原文載於明報觀點版

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清補涼湯水食譜

清補涼

筆者今期選寫湯水篇,以配合健康養生原則,需知均衡飲食佔健康三份之一,運動佔健康三份之一,作息定時佔健康三份之一,清補涼是一年四季、老幼咸宜的藥材湯水。

「清補涼」一年四季藥材湯
廣東的煲湯文化影響深遠,不少外省朋友甚至外國友人在香港定居後都學曉了煲湯,並且愛上了飲湯。至於煲什麼湯,那是結合了個人(家庭)口味、體質需要、季節、時物等因素,各師各法,成就了「家家有碗愛喝的湯」。

「清補涼」性平和味道佳
筆者的「藥材湯」,一年四季任何時候都會出現餐桌上。
阿仔回家吃飯,太太定必炮製「清補涼」── 內有淮山、芡實、圓肉、杞子、蓮子、沙參、百合、玉竹、紅棗(去核),各樣一撮,加豬肉、陳皮一角煲成靚湯,名副其實的清補涼,不寒、不熱、不燥;亦具滋陰、潤肺、生津、健脾、補氣祛濕多種食療功效。當然,湯水不是藥,各種藥材用量雖少,但食療功效是多吃、長期吃,這樣子積累起來。

「清補涼」的一般用料是蓮子、百合、淮山、桂圓、沙參、玉竹、杏仁;也有加入芡實和薏米。這些藥材綜合起來的功用,既清燥又補益兼涼潤,因此名為「清補涼」。

香港社會節奏急速,不少人飲食和作息方式不良,內臟易生燥氣,肝、心、脾、肺皆可生燥,很多人常將之作「熱氣」看待及處理,濫飲「涼茶」或進苦寒草藥,以為可以將內熱清除。實「燥」與「熱」不同,前者「乾」的感覺較重,如口苦口乾、津液不足、喉舌生膠、口臭唇焦、心煩不得安眠;後者「火」的感覺較重,如口乾 咽痛、口臭難聞,大便秘結、易怒發火等等。雖然燥與熱常被聯結一起,也經常是兩者兼有的現象,然有些人覺「熱氣」時,喝了苦寒的「涼茶」,不獨下不了火,而且更感不適,遇此情況就要考慮是否燥多於熱了,滋陰能潤燥,此際用涼潤平和的藥材作食療,效果更佳。

中醫專家,在「清補涼」的原方上「增值」,再加入核桃和太子參,前者補腎烏髮;後者清熱生津補氣,使拾蓮百合清潤湯,具有補氣養陰、清心潤肺、健脾益腎、利水滲濕,生津止渴,安神助眠的功效,適合全家人進食,一年四季老少咸宜,堪稱平補佳品。
當然,感冒的時候就不宜喝此藥材湯了。

成分及功效:(只供參考)
1、蓮子20克,補脾胃、益腎澀精
2、百合15克,清心安神、定驚潤肺
3、合桃10克,補腎、烏黑髮
4、太子參10克,補氣、清熱生津
5、沙參15克,清肺水、益肺陰
6、玉竹15克,養陰潤燥、生津止渴
7、淮山20克,補脾胃、益肺滋腎
8、薏米20克,利水滲濕、清熱排膿
9、芡實15克,固精健脾,止瀉
10、桂圓10克,補心脾、益氣血、治失眠
上料用瘦肉10両煲1個半至2個鐘,成份可加可減小許,合 4 - 6人飲用。
秋季可選用鵪鶉作湯料,有滋肺化痰功效。

謹記有病要先看醫生呀!祝身體健康。

2015年1月16日 星期五

啟發長遠學習動機,比升上大學名校更重要

家長快樂的鑰匙

睇得開、想得通
家長對於小朋友的功課,測驗,默書等,往往會帶來子女很大的壓力,相反作為父母的天天伴著子女,功課,測驗,默書,又何尚不感到壓力呢?現在其實當孩子和家長同時面對大壓力時,日積月累這可能是個計時炸彈,家長要懂得放鬆,小朋友也一樣要懂得放鬆。其實家長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不應太過於注重成積,如果孩子們對一樣東西感興趣時,他們會自發去探索,並搜集相關的資料,問題在於如何啟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如果啟發了孩子的學習動機,將會使他受用一生到老,生生不息地追求孩子想學的東西,成積只是短暫所獲得的成果,真心的問一下自己,當孩子取得100分時,孩子真的有幾多因為他取得100分而開心呢?到底你開心,還是孩子開心多些呢?孩子在得到100分的過程是痛苦,還是享受當中過程呢?好多時的結果係孩子們取得97分,反而比父母駡得狗血淋頭,試問一個孩子的感受呢?父母看見的就是失去了的3分,而不是得到的97分,

1. 要明白點解佢做唔到
知點解先幫到佢解決
2. 要 resolve 関係
小孩有僱工心態,要傾和玩好多
被指正時孩子會 defensive, 怕被管教「咩呀?無錯呀!」,教他們改説「係呀?錯咗呀?等我睇吓先⋯⋯」build value:聽人講, 受教。
3. 與孩子為讀書祈禱
「感激有天份,可以返學⋯⋯」自然地植入式洗腦,不要平日囉囉梭梭。

開心才能好好學習
Encourage, comfort, urge
Celebrate failure(cake)
孩子快樂的鑰匙 --
2C(這些方面父親比較強):
Curiosity - 睡前創作故事
Creativity

Real battle - 「長遠學習動機」比現在的功課、讀咩學校, 有冇入大學等更為重要 !
孩子怎樣會有學習動機?
1. 好玩
2. 覺得自己掂
(要多讚:想佢變成點就點讚)
信任,講和做要一致:
如果佢偷偷麼麼,問佢:「你估如果你問媽媽,你估媽媽俾唔俾?」家庭高舉光明正大value
Prize:
Train seal - 開始為 fish 而頂 ball, 後來見 ball 自己會頂
(愛知識/ 愛獎勵)
Prize - 主要是親子活動:一起打波、玩等
一邊玩一邊 study(有101個方法)
eg. K2 返屋企扮小老師講番一次出嚟
不知不覺溫咗書, happy!

電玩 kill 2C
Board game is better

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香港父母上小學後的心聲

��下文由

收到一位在職媽媽改編木蘭辭��

測測復測測,考完又再測!
不聞電視聲,唯聞仔歎息,
問仔何所思,問仔何所憶?
仔亦無所思,仔亦無所憶!
昨夜見手册,試後又再測!
書本十二卷,卷卷都要測!
可惜阿爸無大財,
阿媽要揾食,
否則願為全職媽,
從此替兒征!����

��只是,本人已立定心志,拒絕替孩子負他該負的責任,不把學業視為主宰一生命運的唯一出路,惟望能活得容易、長久一點。������

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


 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

2012/12/30 下午 08:22:40
網誌分類: 屬靈的生命

洋媳婦的教育方法...令中國婆婆大開眼界~ 網路文章

兒子去美國留學,畢業後定居美國。還給我找了個洋媳婦蘇珊。如今,小孫子托比已經3歲了。今年夏天,兒子為我申請了探親簽證。在美國待了三個月,洋媳婦蘇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這個中國婆婆大開眼界。

@不吃飯就餓著

每天早上,托比醒來後,蘇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顧自地忙去了。

托比會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麵包片。吃飽後,他回自己的房間,在衣櫃裏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

畢竟托比只有3歲,還搞不清楚襪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腳。有一次托比又把褲子穿反了,我趕緊上前想幫他換,卻被蘇珊制止了。
她說,如果他覺得不舒服,會自己脫下來,重新穿好;如果他沒覺得有什麼不舒服,那就隨他的便。

那一整天,托比反穿著褲子跑來跑去,蘇姍像沒看見一樣。

又一次,托比出去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玩,沒多大會就氣喘吁吁地跑回家,對蘇珊說:「媽媽,露西說我的褲子穿反了,真的嗎?」露西是鄰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歲。

蘇姍笑著說:「是的,你要不要換回來?」托比點點頭,自己脫下褲子,仔細看了看,重新穿上了。從那以後,托比再也沒穿反過褲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孫女五六歲時不會用筷子,上小學時不會繫鞋帶。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每個週末都要帶回家一大堆髒衣服呢。

一天中午,托比鬧情緒,不肯吃飯。蘇珊說了他幾句,憤怒地小托比一把將盤子推到了地上,盤子裏的食物灑了一地。

蘇姍看著托比,認真地說:「看來你確實不想吃飯!記住,從現在到明天早上,你什麼都不能吃。」托比點點頭,堅定地回答:「Yes!」我在心裏暗笑,這母子倆,還都挺倔!

下午,蘇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國菜。我心領神會,托比特別愛吃中國菜,一定是蘇珊覺得托比中午沒好好吃飯,想讓他晚上多吃點兒。

那天晚上我施展廚藝,做了托比最愛吃的糖醋裏脊、油悶大蝦,還用義大利麵做了中國式的涼麵。

托比最喜歡吃那種涼麵,小小的人可以吃滿滿一大盤。

開始吃晚飯了,托比歡天喜地地爬上凳子。蘇珊卻走過來,拿走了他的盤子和刀叉,說:「我們已經約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飯,你自己也答應了的。」

托比看著面容嚴肅的媽媽,“哇”地一聲在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餓,我要吃飯。」「不行,說過的話要算數。」蘇珊毫不心軟。

我心疼了,想替托比求情,說點好話,卻見兒子對我使眼色。想起我剛到美國時,兒子就跟我說,在美國,父母教育孩子時,別人千萬不要插手,即使是長輩也不例外。無奈,我只好保持沉默。

那頓飯,從始至終,可憐的小托比一直坐在玩具車裏,眼巴巴地看著我們三個大人狼吞虎嚥。我這才明白蘇珊讓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

我相信,下一次,托比想發脾氣扔飯碗時,一定會想起自己餓著肚子看爸爸媽媽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經歷。餓著肚子的滋味不好受,況且還是面對自己最喜愛的食物。

臨睡前,我和蘇珊一起去向托比道晚安。

托比小心翼翼地問:「媽媽,我很餓,現在我能吃中國麵嗎?」蘇珊微笑著搖搖頭,堅決地說:「不!」托比歎了口氣,又問:「那等我睡完覺睜開眼睛時,可以吃嗎?」

「當然可以。」蘇珊溫柔地回答。托比甜甜地笑了。

大部分情況下,托比吃飯都很積極,他不想因為“罷吃”而錯過食物,再受餓肚子的苦。

每當看到托比埋頭大口大口地吃飯,嘴上臉上粘的都是食物時,我就想起外孫女。

她像托比這麼大時,為了哄她吃飯,幾個大人端著飯碗跟在她屁股後面跑,她還不買賬,還要談條件:吃完這碗買一個玩具,再吃一碗買一個玩具……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這身

有一天,我們帶托比去公園玩。很快,托比就和兩個女孩兒玩起了廚房遊戲。塑膠小鍋、小鏟子、小盤子、小碗擺了一地。

忽然,淘氣的托比拿起小鍋,使勁在一個女孩兒頭上敲了一下,女孩兒愣了一下,放聲大哭。另一個女孩兒年紀更小一些,見些情形,也被嚇得大哭起來。大概托比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站在一旁,愣住了。

蘇珊走上前,開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她一聲不吭,拿起小鍋,使勁敲到托比的頭上,托比沒防備,一下子跌坐在草地上,哇哇大哭起來。蘇珊問托比:「疼嗎?下次還這樣嗎?”托比一邊哭,一邊拼命搖頭。我相信他以後再也不會這麼做了。

托比的舅舅送了他一輛淺藍色的小自行車,托比非常喜歡,當成寶貝,不許別人碰。鄰居小姑娘露西是托比的好朋友,央求托比好幾次,要騎他的小車,托比都沒答應。

一次,幾個孩子一起玩時,露西趁托比不注意,偷偷騎上小車,揚長而去。托比發現後,氣憤地跑來向蘇珊告狀。

蘇珊正和幾個孩子的母親一起聊天喝咖啡,便微笑著說:「你們的事情自己解決,媽媽可管不了。」托比無奈地走了。

過了一小會兒,露西騎著小車回來了。托比看到露西,一把將她推倒在地,搶過了小車。露西坐在地上大哭起來。蘇珊抱起露西,安撫了她一會兒。很快,露西就和別的小朋友興高采烈地玩了起來。

托比自己騎了會車,覺得有些無聊,看到那幾個孩子玩得那麼高興,他想加入,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蹭到蘇珊身邊,嘟囔道:「媽媽,我想跟露西他們一起玩。」

蘇珊不動聲色地說:「那你自己去找他們啦!」

「媽媽,你陪我一起去。」托比懇求道。

「那可不行,剛才是你把露西弄哭的,現在你又想和大家玩,就得自己去解決問題。」

托比騎著小車慢慢靠近露西,快到她身邊時,又掉頭回來。來回好幾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托比和露西又笑顏逐開,鬧成了一團。

@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

蘇珊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亞州,聽說我來了,兩人開車來探望我們。家裏來了客人,托比很興奮,跑上跑下地亂竄。

他把玩沙子用的小桶裝滿了水,提著小桶在屋裏四處轉悠。蘇珊警告了她好幾次,不要把水灑到地板上,托比置若罔聞。

最後,托比還是把水桶弄倒了,水灑了一地。興奮的小托比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事,還得意地光著腳丫踩水玩,把褲子全弄濕了。

我連忙找出拖把準備拖地。蘇珊從我手中搶過拖把交給托比,對他說:「把地拖乾,把濕衣服脫下來,自己洗乾淨。」

托比不願意,又哭又鬧。蘇珊二話不說,直接把他拉到貯藏室,關了禁閉。聽到托比在裏面發出驚天動地的哭喊,我心疼壞了,想進去把他抱出來。托比的外婆卻攔住我,說:「這是蘇珊的事。」

過了一會兒,托比不哭了,他在貯藏室裏大聲喊:「媽媽,我錯了。」

蘇珊站在門外,問:「那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我知道。」蘇珊打開門,托比從貯藏室走出來,臉上還掛著兩行淚珠。他拿起有他兩個高的拖把吃力地把地上的水拖乾淨。然後,他脫下褲子,拎在手上,光著屁股走進洗手間,稀裏嘩啦地洗起衣服來。

托比的外公外婆看著表情驚異的我,意味深長地笑了。這件事讓我感觸頗深。在很多中國家庭,父母管教孩子時,常常會引起“世界大戰”,往往是外婆外公護,爺爺奶奶攔,夫妻吵架,雞飛狗跳。

後來,我和托比的外公外婆聊天時,提到這件事,托比的外公說了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他說,孩子是父母的孩子,首先要尊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雖然小,卻是天生的外交家,當他看到家庭成員之間出現分歧時,他會很聰明地鑽空子。

這不僅對改善他的行為毫無益處,反而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帶來更多別的問題。而且,家庭成員之間發生衝突,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帶給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對孩子的心理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所以,無論是父輩與祖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生分歧,還是夫妻兩人的教育觀念有差異,都不能在孩子面前發生衝突。

托比的外公外婆在家裏住了一周,準備回加利福尼亞了。臨走前兩天,托比的外公鄭重地問女兒:「托比想要一輛玩具挖掘機,我可以買給他嗎?」

蘇珊想想,說:「你們這次來,已經送給他一雙旱冰鞋作為禮物了,到耶誕節時,再買玩具挖掘機當禮物送給他吧!」

我不知道托比的外公是怎麼告訴小傢伙的,後來我帶托比去超市,他指著玩具挖掘機說:「外公說,耶誕節時,給我買這個當禮物。」語氣裏滿是欣喜和期待。

雖然蘇珊對托比如此嚴格,托比去卻對媽媽愛得不得了。他在外面玩時,會採集一些好看的小花或者他認為漂亮的葉子,鄭重其事地送給媽媽;別人送給他禮物,他會叫媽媽和他一起拆開;有什麼好吃的,也總要留一半給媽媽。

想到很多中國孩子對父母的漠視與冷淡,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洋媳婦。在我看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美國媽媽有很多值得中國媽媽學習的地方。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